福建省拍卖行业协会 首页 登录 注册

竞买人恶意串通的危害及法律后果

2007-10-06 00:00  965次点击

 

【案例】

某拍卖行受当地人民法院的委托,对一酒店楼房进行拍卖。拍卖会前,拍卖行进行了接受委托、公告、竞买人报名等法定程序,到场参加拍卖的竞买人有15人,起拍价210万元,成交价270万元。买受人与拍卖人当场签订了成交确认书,并交纳了150万元定金。但第二天,有人向市法院、公安局、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举报:该标的市场价在380万元左右,竞买人之间存在恶意串通行为。司法机关随即立案侦查,经查证,确有竞买人之间的恶意串通行为。

 

【分析】

    一、产生恶意串通行为的原因

    本案中,竞买人的行为严重违反了《民法通则》和《拍卖法》的有关规定。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,上述类似事件屡见不鲜,发生竞买人之间恶意串通的原因,主要有以下几点:

     打印本页